[轉自蘋果新聞] – 播出日期: 2014.04.08
【本報訊】近年針對改善關節痛的補充劑葡萄糖胺大行其道,但香港大學學者指口服葡萄糖胺對改善關節痛無直接幫助,研究在30萬種化學物質中,找到四種能令人體細胞自行產生葡萄糖胺,令退化的椎間盤回復水份,改善痛症,未來或研製藥物直接刺激細胞產生葡萄糖胺。
記者:彭美芳 陳沛冰
港大三名學者獲得「裘槎優秀科研者獎」,包括港大醫學院生物化學系教授陳振勝、金冬雁,以及病理學系張雅賢教授。該基金贊助三人在2014/15學年全職研究,由其他教授代課。
四物質可令細胞自行生產
坊間不少營養補充劑,標榜成份含葡萄糖胺,有助紓緩關節痛症。專門研究骨骼生物學的陳振勝,主力研究椎間盤退化的遺傳問題,發現「碳水化合物磺基轉移酶3」(CHST3)令椎間盤中的基質蛋白發揮鎖水功能,正常人體內,酶和體內的硫酸(Sulphate)產生化學作用,可令細胞正常產生葡萄糖胺。
不過,有病人因為基因轉變,令CHST3表現下降,現時他在30萬種化學物質中,發現四種可刺激CHST3正常功能,但由於四種化學物質尚在研究中,未能公開。
他指出,現時已在患有椎間盤退化的病鼠身上作實驗,發現成效不錯,但未需臨床測試,未來或研製相關的藥物,直接刺激細胞產生葡萄糖胺,代替手術。他舉例:「我阿媽都有食葡萄糖胺,話有好轉,不過都係心理作用。」
港大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學系榮譽教授梁漢邦表示,現時沒確切證據證明口服葡萄糖胺,能治療腰骨痛,葡萄糖胺是軟骨內其中一種成份,只能口服而不能直接注射入軟骨。關節內其中一種成份是透明質酸,市面上有直接注射入關節的透明質酸藥物,指可減慢關節退化。雖然有病人指該藥可紓緩關節痛,但臨床顯示對減慢關節退化效用不明顯。
現時治療關節痛或腰骨痛的藥物不多,手術如更換關節只是治標方法。外國有研究發現,用病人自身細胞培養成幹細胞,移植入膝關節,可治療輕微或局部膝關節退化。關節痛或腰骨痛的治本方法,包括控制體重,避免拿重東西及行樓梯等。